当前位置:首页 >> Hungarian State Orchestra、János Ferencsik、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e" - I. Awakening of Happy Feelings on Arriving in the Country - Allegro ma non troppo (F大调第6号交响曲,作品68 “田园曲” - 第一乐章 到达乡郊,复苏轻松的心情 - 轻快但不过甚) 歌词
LRC歌词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8年创作的五乐章交响曲。这部作品模仿了自然。各乐章都有小标题,其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的声响效果,对于交响乐形式和结构的开创性变革,都大大提升了标题音乐的地位。该作品与贝多芬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作于同时,但内容却大不一样。贝多芬天生爱好自然,曾花尽大半时间踏遍郊野。他频繁地离开维也纳,为的是到偏远的乡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书信中说:“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人们在他1803年的笔记本中找到了这样的话:“河愈大,调愈沉”,说明他通过观察自然汲取灵感。《田园交响曲》就是根据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体验写成的。他并不是首位以交响乐描述大自然的作曲家,之前的约瑟夫·海顿曾于1802年首演的清唱剧《四季》;然而他的技巧而要更高一筹,使得全曲充满了对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对心境的出色描摹。
文本歌词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8年创作的五乐章交响曲。这部作品模仿了自然。各乐章都有小标题,其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的声响效果,对于交响乐形式和结构的开创性变革,都大大提升了标题音乐的地位。该作品与贝多芬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作于同时,但内容却大不一样。贝多芬天生爱好自然,曾花尽大半时间踏遍郊野。他频繁地离开维也纳,为的是到偏远的乡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书信中说:“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人们在他1803年的笔记本中找到了这样的话:“河愈大,调愈沉”,说明他通过观察自然汲取灵感。《田园交响曲》就是根据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体验写成的。他并不是首位以交响乐描述大自然的作曲家,之前的约瑟夫·海顿曾于1802年首演的清唱剧《四季》;然而他的技巧而要更高一筹,使得全曲充满了对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对心境的出色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