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肖邦一生中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B小调圆舞曲,作品69之2》(是第10首,属于1827—1830年出国前的早期作品。大多资料是这样解读这首乐曲的,“1829年肖邦创作此曲时才19岁,当时他对巴黎还非常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的情绪,有非常明显的玛祖卡风格。”笔者认为这个解读存在疑点,不是很恰当,1829年肖邦没有去过巴黎。据肖邦传记记载,1829年之前,肖邦首次出国远行是在1828年9月初,趁华沙大学动物学家费列克斯·雅洛茨基被邀请到德国柏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肖邦一同前往,此次出行的目的是结识柏林著名音乐家,听一次优秀的歌剧。虽然肖邦在近处看到了许多名人包括与自己同龄的门德尔松,但他没有勇气自我介绍并且没有和任何人交谈,只能远远地站着。但是这次旅行使肖邦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对于柏林歌唱演员的评价并不高,只好寄希望于在巴黎能听到完美无缺的音乐会。据资料记载,肖邦于1829年创作《B小调圆舞曲,作品69之2》,1826—1829年在华沙音乐总校学习,毕业后的当月就前往奥地利的维也纳举办音乐会。关于这次活动,著名翻译家梁全炳曾撰文:“1829年7月,肖邦毕业于华沙音乐总校,同月,他首赴维也纳,顺道参观了波兰南部,包括古都克拉科夫等地,归途中游览了德国和捷克。在维也纳,他举行了两场音乐会。”①这应该是肖邦第二次出国,当时肖邦于8月11日在维也纳帝国歌剧院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于8月底回国。受首次演出成功的鼓舞,肖邦回波兰后积极投入到创作和音乐活动中。

文本歌词

肖邦一生中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B小调圆舞曲,作品69之2》(是第10首,属于1827—1830年出国前的早期作品。大多资料是这样解读这首乐曲的,“1829年肖邦创作此曲时才19岁,当时他对巴黎还非常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的情绪,有非常明显的玛祖卡风格。”笔者认为这个解读存在疑点,不是很恰当,1829年肖邦没有去过巴黎。据肖邦传记记载,1829年之前,肖邦首次出国远行是在1828年9月初,趁华沙大学动物学家费列克斯·雅洛茨基被邀请到德国柏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肖邦一同前往,此次出行的目的是结识柏林著名音乐家,听一次优秀的歌剧。虽然肖邦在近处看到了许多名人包括与自己同龄的门德尔松,但他没有勇气自我介绍并且没有和任何人交谈,只能远远地站着。但是这次旅行使肖邦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对于柏林歌唱演员的评价并不高,只好寄希望于在巴黎能听到完美无缺的音乐会。据资料记载,肖邦于1829年创作《B小调圆舞曲,作品69之2》,1826—1829年在华沙音乐总校学习,毕业后的当月就前往奥地利的维也纳举办音乐会。关于这次活动,著名翻译家梁全炳曾撰文:“1829年7月,肖邦毕业于华沙音乐总校,同月,他首赴维也纳,顺道参观了波兰南部,包括古都克拉科夫等地,归途中游览了德国和捷克。在维也纳,他举行了两场音乐会。”①这应该是肖邦第二次出国,当时肖邦于8月11日在维也纳帝国歌剧院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于8月底回国。受首次演出成功的鼓舞,肖邦回波兰后积极投入到创作和音乐活动中。

推荐音乐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