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Michael Laird、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Serenade in D, K.320 "Posthorn" - Mozart: Serenade in D, K.320 "Posthorn": 1. Adagio maestoso - Allegro con spirito 歌词
LRC歌词
《D大调小夜曲,作品320“邮车号角”》创作于1779年。当时年仅十三岁的莫扎特已经是萨尔斯堡宫廷管弦乐团的小提琴首席,而他的父亲里奥波得,自1763年起就担任该团的指挥。到了1772年的5月,莫扎特找到一位新的雇主,也就是跋扈的阿赫华大主教。莫扎特一方面从事作曲及钢琴演奏,一方面想谋求更好的职位,然而却未能如愿,因此莫扎特便继续在萨尔斯堡宫廷服务,直到二十五岁决定到维也纳谋生为止。《D大调第9号小夜曲“邮车号角”》,是莫扎特在萨尔斯堡所作的最后一首小夜曲,一般认为此作品是为了庆祝萨尔茨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作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正像今天的公共汽车一样,行驶于各村庄和都市之间,载送客人、货物和邮件。每当马车快到一个驿站时,车夫就吹响号角作为信号,告知居民们即将送来货物、客人或邮包。这种马车的号角声,给予经常旅行的音乐家们深刻的印象,因此,时常被取用在各种音乐作品中。莫扎特的这首小夜曲,因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的中段里,采用邮号模仿邮递马车华丽的号角声,因此有着“邮号”小夜曲的别称。这首小夜曲完成于1779年8月3日,是莫扎特为其所嫌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科洛雷多的命名日而写作的。乐曲美妙地表现出他在巴黎所见识到的华丽多彩的优美样式,以及在曼海姆时学得的奇妙器乐法。全曲由罕见的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器为中心的“交响复协奏曲”。这是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的杰作之一。所以,此曲在莫扎特的小夜曲中也非常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文本歌词
《D大调小夜曲,作品320“邮车号角”》创作于1779年。当时年仅十三岁的莫扎特已经是萨尔斯堡宫廷管弦乐团的小提琴首席,而他的父亲里奥波得,自1763年起就担任该团的指挥。到了1772年的5月,莫扎特找到一位新的雇主,也就是跋扈的阿赫华大主教。莫扎特一方面从事作曲及钢琴演奏,一方面想谋求更好的职位,然而却未能如愿,因此莫扎特便继续在萨尔斯堡宫廷服务,直到二十五岁决定到维也纳谋生为止。《D大调第9号小夜曲“邮车号角”》,是莫扎特在萨尔斯堡所作的最后一首小夜曲,一般认为此作品是为了庆祝萨尔茨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作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正像今天的公共汽车一样,行驶于各村庄和都市之间,载送客人、货物和邮件。每当马车快到一个驿站时,车夫就吹响号角作为信号,告知居民们即将送来货物、客人或邮包。这种马车的号角声,给予经常旅行的音乐家们深刻的印象,因此,时常被取用在各种音乐作品中。莫扎特的这首小夜曲,因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的中段里,采用邮号模仿邮递马车华丽的号角声,因此有着“邮号”小夜曲的别称。这首小夜曲完成于1779年8月3日,是莫扎特为其所嫌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科洛雷多的命名日而写作的。乐曲美妙地表现出他在巴黎所见识到的华丽多彩的优美样式,以及在曼海姆时学得的奇妙器乐法。全曲由罕见的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器为中心的“交响复协奏曲”。这是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的杰作之一。所以,此曲在莫扎特的小夜曲中也非常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