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蓝色多瑙河,作品314》,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所创作1867年所创作的一首圆舞曲。这首歌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并称为施特劳斯的三大圆舞曲,其中蓝色多瑙河最负盛名,成为了维也纳华尔兹的代名词。蓝色多瑙河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演奏。目前已被视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此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之一,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情绪,施特劳斯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此曲1867年2月9日作为合唱曲首演反响平平。不过在半年后,施特劳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作为不带合唱的管弦乐演奏,获得巨大成功,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临奥地利使馆表示赞赏。8月,施特劳斯远赴伦敦指挥演奏了该曲,同样获得巨大成功。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印刷《蓝色多瑙河》的曲谱、演奏该曲。在首演七年之后的1874年,奥地利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评论称,《蓝色多瑙河》已同祝福皇帝和皇室国歌并列,被奥地利人视为歌颂国土和国民的一首国歌了。
文本歌词
《蓝色多瑙河,作品314》,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所创作1867年所创作的一首圆舞曲。这首歌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并称为施特劳斯的三大圆舞曲,其中蓝色多瑙河最负盛名,成为了维也纳华尔兹的代名词。蓝色多瑙河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演奏。目前已被视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此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之一,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情绪,施特劳斯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此曲1867年2月9日作为合唱曲首演反响平平。不过在半年后,施特劳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作为不带合唱的管弦乐演奏,获得巨大成功,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临奥地利使馆表示赞赏。8月,施特劳斯远赴伦敦指挥演奏了该曲,同样获得巨大成功。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印刷《蓝色多瑙河》的曲谱、演奏该曲。在首演七年之后的1874年,奥地利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评论称,《蓝色多瑙河》已同祝福皇帝和皇室国歌并列,被奥地利人视为歌颂国土和国民的一首国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