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歌词

《降A大调第3号叙事曲,作品47》作于1840-1841年。这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曾评价这首乐曲,“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这首叙事曲不象前两首有那样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也有人认为它与密茨凯维兹的另一首写斯维切济湖的长诗有关,这首长诗是叙述对爱情不忠诚的人终遭报应的民间传说故事,但至今无法确认此间的联系。有些肖邦传记研究专家把它和海涅的诗《罗列莱》联系在一起。索洛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一书里谈到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形式时说:“降A大调叙事曲的形式非常独特。这是集中的结构,非常严谨而且极有逻辑。无疑肖邦在这首叙事曲里是以奏鸣性原则为基础的,但同时这里也有回旋曲的因素和自由的变奏;要想把这首曲子的结构放进任何一种古典形式的框框里是很困难的。这是浪漫派把传统形式加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范例。”此曲一开始是带有幻想性的歌唱性旋律,前四小节问句从右手旋律开始,由左手旋律结束,而答句则相反,这是“谈话”式的形式,强调了音乐的叙事性质。

文本歌词

《降A大调第3号叙事曲,作品47》作于1840-1841年。这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曾评价这首乐曲,“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这首叙事曲不象前两首有那样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也有人认为它与密茨凯维兹的另一首写斯维切济湖的长诗有关,这首长诗是叙述对爱情不忠诚的人终遭报应的民间传说故事,但至今无法确认此间的联系。有些肖邦传记研究专家把它和海涅的诗《罗列莱》联系在一起。索洛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一书里谈到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形式时说:“降A大调叙事曲的形式非常独特。这是集中的结构,非常严谨而且极有逻辑。无疑肖邦在这首叙事曲里是以奏鸣性原则为基础的,但同时这里也有回旋曲的因素和自由的变奏;要想把这首曲子的结构放进任何一种古典形式的框框里是很困难的。这是浪漫派把传统形式加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范例。”此曲一开始是带有幻想性的歌唱性旋律,前四小节问句从右手旋律开始,由左手旋律结束,而答句则相反,这是“谈话”式的形式,强调了音乐的叙事性质。

推荐音乐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