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Vivica Genaux、Il Pomo d'Oro、Maxim Emelyanychev >> Serse, HWV 40 - Act 3 - "Amor, tiranno Amor" (歌剧《塞尔斯》,HWV 40) 歌词
LRC歌词
《赛尔斯》是英籍德国作曲家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ideric Handel,1685—1759年)为国王剧院写作的最后一部歌剧,1738年4月15日首演,剧本由不知名人士依据史丹帕利亚为作曲家波农奇尼写作的剧本(1694)修订而成,史丹帕利亚自己的剧本则又以米纳多的剧本作范本(威尼斯,1654)。《赛尔斯》虽不是亨德尔唯一的一部喜歌剧,却是他将幽默与讽刺两种因素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其形式与传统歌剧的标准有所背离。该剧大部分咏叹调是篇幅短小的诵谱歌,而没用返始咏叹调的形式。许多场景的音乐与人物的行动相契合,用节奏的快慢交替以及和声的意外进行来表现人物情绪的起落。个性鲜明的咏叹调则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及心理变化,剧中闹剧和悲剧的准确转换与人物情感变化的一致性表明了享德尔对人性的深切洞察。歌剧第一幕中赛尔斯的一首咏叹调《绿叶青葱》被后人称作“广板”,旋律舒展而深情,成为享德尔作曲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本歌词
《赛尔斯》是英籍德国作曲家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ideric Handel,1685—1759年)为国王剧院写作的最后一部歌剧,1738年4月15日首演,剧本由不知名人士依据史丹帕利亚为作曲家波农奇尼写作的剧本(1694)修订而成,史丹帕利亚自己的剧本则又以米纳多的剧本作范本(威尼斯,1654)。《赛尔斯》虽不是亨德尔唯一的一部喜歌剧,却是他将幽默与讽刺两种因素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其形式与传统歌剧的标准有所背离。该剧大部分咏叹调是篇幅短小的诵谱歌,而没用返始咏叹调的形式。许多场景的音乐与人物的行动相契合,用节奏的快慢交替以及和声的意外进行来表现人物情绪的起落。个性鲜明的咏叹调则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及心理变化,剧中闹剧和悲剧的准确转换与人物情感变化的一致性表明了享德尔对人性的深切洞察。歌剧第一幕中赛尔斯的一首咏叹调《绿叶青葱》被后人称作“广板”,旋律舒展而深情,成为享德尔作曲中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