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Galina Gorchakova、Vladimir Ognovienko、Mariinsky Chorus、Mariinsky Orchestra、Valery Gergiev >> Prince Igor - Mariinsky Theatre Edition - Act 2 - Borodin: Prince Igor - Mariinsky Theatre Edition - Act 2: No. 16 Scena: "Aj! Knjaz'! Batjuski!" (伊戈尔王子) 歌词
LRC歌词
《伊戈尔王子》(英文:Prince Igor)是由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编写的一部四幕歌剧。剧本取材于东斯拉夫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史诗描述了1185年俄罗斯王子伊戈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抵御波罗维茨人入侵的故事。1887年鲍罗丁逝世时只完成了歌剧的一部分,后由尼古拉·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和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整理完成。歌剧于1890年在圣彼得堡首演。剧中《鞑靼人舞曲》常被独立演奏,也被影视作品改编引用。这部歌剧的音乐和鲍罗丁的其他著名作品一样,既有宏伟的历史场面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抒情气息。鲍罗丁在写作这部歌剧的音乐时,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民歌,但是他在准备创作这部歌剧时收集并研究了大量的民歌。在雅洛斯拉芙娜的音调中,就运用了俄罗斯民间哀歌的典型音;而第三幕波罗维茨女奴们的合唱,则运用了某些波兰舞曲的节奏特征。这是一种抒情的女声合唱,由三部曲式构成,全曲富有特征地把重音放在第二拍上,造成切分的效果。歌曲的中部是前后部分的发展,这种单主题性虽然对比不大,但突出强调了歌曲贯穿始终的抒情性。而歌剧的序曲则非常有趣地采用了很多歌剧中的主题,这些丰富的材料极其巧妙而有机地组织在正规的奏鸣曲式内,不能不说是作曲家的匠心独到之处。
文本歌词
《伊戈尔王子》(英文:Prince Igor)是由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编写的一部四幕歌剧。剧本取材于东斯拉夫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史诗描述了1185年俄罗斯王子伊戈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抵御波罗维茨人入侵的故事。1887年鲍罗丁逝世时只完成了歌剧的一部分,后由尼古拉·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和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整理完成。歌剧于1890年在圣彼得堡首演。剧中《鞑靼人舞曲》常被独立演奏,也被影视作品改编引用。这部歌剧的音乐和鲍罗丁的其他著名作品一样,既有宏伟的历史场面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抒情气息。鲍罗丁在写作这部歌剧的音乐时,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民歌,但是他在准备创作这部歌剧时收集并研究了大量的民歌。在雅洛斯拉芙娜的音调中,就运用了俄罗斯民间哀歌的典型音;而第三幕波罗维茨女奴们的合唱,则运用了某些波兰舞曲的节奏特征。这是一种抒情的女声合唱,由三部曲式构成,全曲富有特征地把重音放在第二拍上,造成切分的效果。歌曲的中部是前后部分的发展,这种单主题性虽然对比不大,但突出强调了歌曲贯穿始终的抒情性。而歌剧的序曲则非常有趣地采用了很多歌剧中的主题,这些丰富的材料极其巧妙而有机地组织在正规的奏鸣曲式内,不能不说是作曲家的匠心独到之处。